(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 由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大灣區香港中心共同舉辦,並由華潤集團協辦「開闢港深合作新天地—創新科技」研討會今日成功舉辦。   與會嘉賓 此次研討會以線下+線上的形式舉辦,主持和嘉賓陣容鼎盛。研討會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親自主持,並邀請到來自香港和深圳創科領域的重量級人物擔任主講嘉賓,包括深圳市政協前主席戴北方先生、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梁永生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 討論嘉賓亦是星光熠熠,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徐澤先生、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李澤湘教授、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博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成員車品覺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先生。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先生致辭 梁振英先生首先就大會主旨進行發言,他回顧了過去一年國家就深圳未來的科技發展出台的大政方針,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講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力度非常大,進度很明顯,香港的機會非常多。   前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先生發言 戴北方先生以《深化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題,為大會做開場演講。他指出,國家對深圳和香港的創新發展都給予厚望,深港兩地政府有必要在認真總結梳理過去科技創新合作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和障礙,提出深化合作的具體舉措,涉及中央事權的,通過納入綜合授權改革清單或運用立法變通權,實現障礙突破。 戴先生指出,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強化優勢互補,是深港兩地胸懷“兩個大局”、擔當歷史重任的必然要求。深港兩地要在合作機制、規則對接、平臺建設、專案協同、氛圍營造上下功夫,進一步深化合作,主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梁永生博士 梁永生博士演講的題目是《深港「大科創」、聯通「雙循環」》。梁博士圍繞「以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居世界創新集群第二」等關鍵議題,回顧了深港創科發展歷程和特點,從強化創新引領、示範引領等視角暢想深港科技合作未來,他強調應完善創新生態鏈、創新保障鏈以及全生命週期鏈。梁博士強調要注重規則銜接、要素自由流動,通過加強深港創新資源協同配合,牽頭組織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探索完善大科學計劃管理機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重大科研項目組織實施機制(包括主審制、項目經理制、懸賞制等)、以及完善綜合創新創造環境(包括建立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國際人才特區等),助力深港聯通世界、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
  國家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建議》) 已經出台。 為方便大家對《建議》的準確理解,五中全會起草組編寫了《百問》一書,以答問形式,解讀建議的重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與音頻平台《喜馬拉雅》合作,將《百問》的印刷版製作成粵語視頻。 視頻把內容分為六大類別,包括「國家政策」、「外交/國防」、「金融經濟」、「科技文化」、「社會民生」以及「綠色環保亅等,掃瞄二維碼或點擊相關連結便可即時收看。   本周率先推出「國家政策」及「科技文化亅,其他內容將在未來數周陸續推出。     Hyperlinks   Website: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日) 為深入探討香港應如何在國內外發展新形勢下,把握發展機遇、深化港深互惠合作,由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大灣區香港中心共同舉辦,並由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協辦的「把握機遇 港深攜手 共創輝煌」研討會假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成功舉辦。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主持大會   研討會以線上+線下會場的形式舉辦,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擔當主持,嘉賓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前副主任徐澤先生;深圳市前副市長唐傑先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先生;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博士;大灣區香港中心研究總監王緝憲博士。 梁振英先生首先就大會主旨進行發言,呼籲大家對深圳發展的新形勢、大發展不應該停留在新聞報導層面,並向大家介紹和推薦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講話和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及强调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給予厚望,號召香港應抓好、落實好新機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前副主任徐澤先生   徐澤先生指出深圳過往的成長離不開香港,未來的成長也應該用好香港因素,香港的發展也同樣需要深圳。香港是典型的服務型經濟體,內地則有龐大的市場需求,為香港提供增長動力。在打造國際創科中心方面,香港有國際金融中心和吸引國際科技人才的優勢,深港更是互相需要,誰也離不開誰。他強調加強深港合作的意識應該增強,相信深港攜手、砥礪前行,定可再創輝煌。   深圳市前副市長唐傑先生  ...
In recent years, Hong Kong has an ambition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我中心發佈《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香港發展人工智能在政策、產業、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劣勢,試圖為香港人工智能發展藍圖搭建框架,以供參考和討論。 香港近年主力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特區政府雖然將人工智能設定為四大創科發展範疇之一,但至今沒有一份完整的發展藍圖。人工智能是一項賦能百業的通用技術,如果香港未能及時規劃並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利用科技進步推動產業升級,香港不僅難以突破當前經濟社會的結構性矛盾,未來的發展也將落後於其他技術進步地區,逐漸失去國際領先優勢。 本中心2018年8月發佈《人工智能對就業的衝擊——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研究報告指出香港需要擁抱新機遇,著力發展人工智能。在此基礎上,是次研究深入分析了香港發展人工智能在政策、產業、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劣勢,試圖為香港人工智能發展藍圖搭建框架,以供參考和討論。 本報告首先通過對人工智能的技術特點和最新發展形勢進行解讀,奠定人工智能發展政策的討論基礎;通過分析和整理全球主要國家和城市的人工智能發展策略,並對比香港的創科政策和發展情況,探討了香港人工智能發展政策的要求。由此,作為香港發展人工智能首要面對的問題,我們進一步探討政府應如何轉變角色,以適應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以及應如何完善數據治理,確保安全可靠的數據利用。為更具體,我們探討了香港兩大優勢產業——金融和醫療——可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奠定香港在區域中的競爭地位,並為突破瓶頸提出政策建議,包括向本地利技公司採購和建設醫療人工智能應用中心。最後,我們進一步分析香港發展人工智能所需的政策配合,包括資金推動、研究成果商業化以及人才教育。   附:《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附:書刊訂購表格
2019年10月21-23日,我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在廣東省佛山市出席中國(佛山)人工與智能製造國際合作發展大會,代表我中心同IAMCP、佛山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北京火花無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中發科創等,就共建IAMCP智能製造方案中心簽署多方合作發展備忘錄。大會由中國發明協會、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和佛山市政府聯合舉辦。   圖為項目簽約現場,左起:微軟IAMCP大中華區主席吳國聲先生、北京火花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崔強先生、我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佛山中發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雷先生、佛山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富濤先生。   大會邀請到佛山市市長朱偉先生、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劉殿勛局長、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何棣華副巡視員為大會致辭。朱偉市長表示,佛山將緊緊圍繞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創新中心這一戰略指標,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承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製造業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探索一條以智能製造引領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 我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在會上表示:“智能製造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此次合作搭建了內地與香港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重要平台,將促進我國智能製造邁向新高度,再次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優勢,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香港和內地的發展將更加矚目。" 今年7月,在Microsoft的大力支持下IAMCP GCR(大中華區)正式成立,此舉得到了微軟副總裁弗瑞拉·舒斯特(Gavriella Schuster)的極大認可和支持,旨在促進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合作夥伴之間的思想交流。活動期間,IAMCP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中心也將在佛山啟動,這是一個國際智能製造合作組織,匯集了全球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IAMCP GCR主席吳國聲表示:“作為Microsoft全球合作夥伴聯盟的成員,IAMCP涵蓋了智能製造合作夥伴的多元化生態系統,有非常豐富的方案可供學習與參考。我們希望以IAMCP智能製造方案中心的落地為契機,不斷深入與佛山的戰略合作,為國內智能製造提供最具潛力的市場空間,同時能夠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加入IAMCP聯盟。" 佛山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指出:“這項多方智能製造戰略合作協定將促進佛山向智能製造中心的過渡。不僅將提升佛山智能製造的整體水準,還能夠為佛山市打造智能製造供需完整鏈條。此外,IAMCP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中心的建立將為當地製造商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並利用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及戰略合作其他合作方的共同支持與努力,為佛山和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最佳智能製造實踐平台。"   佛山市人民政府朱偉市長發表重要講話  ...
2019年6月26日,我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在廣東省廣州市出席“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盟框架協議簽署儀式”。我中心作為香港智庫的牽頭單位,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經協商一致,共同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盟,搭建起機制化的交流平臺。   來自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共35家智庫機構,在場見證框架協議的簽署儀式。   活動中,我中心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分別代表粵港澳三地智庫組織,簽署《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盟的框架協議》。三地領導見證簽字儀式,包括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歐陽衛民、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楊健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任袁民忠、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林積、 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張知幹、香港特區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陳選堯、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研究部副部長雷海秋、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研究室副主任徐競、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鄭建民、香港特區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副總監何玨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研究部副巡視員葉莉蘋等。     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盟的《框架協議》列明,未來三地智庫將共同發揮資政建言、橋樑紐帶和宣介推廣作用。簽署三方會在這個基礎上此草制定聯盟章程,並在今年10月舉行聯盟的成立儀式。   (完)
2019年5月16日,我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在廣東省東莞市出席“粵港澳大灣區東莞發展新機遇論壇”。東莞市委書記、東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出席論壇並致辭,東莞市委副書記、東莞市長肖亞非主持開幕式。     活動現場,我中心與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同時簽署協定的還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前排右起:我中心總裁 張志剛先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 王福強;東莞市大灣區辦主任 羅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郭萬達。   (完)
AI in recent years is rapidly advancing and has triggered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our economy...